西峡县 让世界爱上中国菇
西峡县 让世界爱上中国菇
西峡县 让世界爱上中国菇□曹国宏(cáoguóhóng) 左力 张旭 王哲文/图
唐河县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南阳盆地东部,总面积(miànjī)(zǒngmiànjī)2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万亩,全县辖25个(gè)乡镇(街道)、528个行政村,总人口145万人,常住人口(chángzhùrénkǒu)105.3万人。全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00万亩,其中小麦200万亩以上(yǐshàng)、花生(huāshēng)100万亩、红薯30万亩,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50余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762家,是全省有名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
近年来,唐河县立足县域农业(nóngyè)资源丰厚之优势,发挥县域农产品(nóngchǎnpǐn)加工业在纵向贯通产加销中的(de)中心点作用,积极打造创新能力(chuàngxīnnénglì)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把建设农业品牌(pǐnpái)(pǐnpái)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shēngchǎnnénglì)和经济收入(shōurù)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全面提高农产品品牌安全,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zhīmíng)度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县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gè)、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绿色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7个,成功创建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红薯、花生)标准化(biāozhǔnhuà)生产基地。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品牌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唐河红薯”“唐河绿米”为河南省(hénánshěng)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河南省知名农业产品品牌。“桐健牌”牛奶西瓜、“豫薯香”牌脱毒红薯、桐河桐蛋等特色产品已(yǐ)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同时,唐河县畜牧业(xùmùyè)围绕“做强(zuòqiáng)生猪(shēngzhū)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jiāqín)产业、做精特色养殖”,发展“群发牛肉”“桐河桐蛋”“郭滩烧鸡”“唐州蜜”“东王集肉鸽”“桐凰肉食品”等(děng)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畜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连续多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改饲试点县、省(shěng)养牛大县培育县、省肉羊大县培育县、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省畜牧业统计(tǒngjì)优秀监测县、省生猪高质量发展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河南心果食品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生产厂区
河南心果(xīnguǒ)食品有限公司可视化生产车间
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pǐnpái)培育
顶层设计推动品牌战略启航。唐河县成立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标准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培育(péiyù)农产品(nóngchǎnpǐn)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的意见》《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着力培育特色农业(nóngyè)实施意见》,明确规定(míngquèguīdìng)奖励(jiǎnglì)实施办法和奖励标准,激发全县培育优质农业品牌积极性(jījíxìng)。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在立足农业资源丰厚优势上,把资源优势效益最大化,抓住被(bèi)确定为河南省特色农产品(红薯(hóngshǔ)(hóngshǔ))优势区之机遇,投资4500万元建成集(jí)“生产+科技+加工+销售”于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唐河红薯产业园,加快(jiākuài)推进红薯产业发展,培育(péiyù)“唐河红薯”新品牌;以省政府(shěngzhèngfǔ)与茅台集团达成合作(hézuò)框架协议为契机,整合高标准农田和(hé)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向有机小麦基地建设倾斜,把唐河有机小麦作为粮食产业的优势产业,创新品牌,高标准高规格打造;以与中国农科院合作为契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油酸花生优势产业,打造唐河高油酸花生新品牌。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品牌战略实施,以农业招商为抓手,大力引进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推进“唐河红薯”“有机小麦”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唐河县(tánghéxiàn)红薯年(nián)种植面积30万亩,培育出红薯专业合作社(hézuòshè)、红薯育苗(yùmiáo)大户、生产大户、储藏大户、加工大户、加工企业60多家(jiā),注册“麦仁店”“豫薯情(qíng)”“豫薯香”等红薯商标10多个,拥有标准化种苗基地8个、育苗专业村5个、龙头企业4个,红薯产品远销上海、武汉、广州(guǎngzhōu)等城市,年产值逾4亿元(yìyuán)。有机小麦产业引入外资企业3家,落地(luòdì)注册企业2家,发展合作社47家,建成(jiànchéng)有机小麦基地20万亩,订单生产10万亩,年订单供货(gōnghuò)5万吨。唐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建设阶段。
全面提升优质农产品品牌(pǐnpái)影响力。积极(jījí)实施名牌带动(dàidòng)战略,大力培育全县农产品品牌,唐河绿米、唐河红薯、“辣美人”辣椒酱、曹氏(cáoshì)百川挂面、“金栀”栀子油、“金路达”赵记油茶、桐河桐蛋、“一品唐红(tánghóng)”红茶、郭滩烧鸡等11个品牌申报成功,开始走向全省、全国。同时,积极引导(yǐndǎo)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国内各种类型农产品交易会和展示会(zhǎnshìhuì)等,并成功举办首届唐河红薯文化美食节,“唐薯香”红薯以其独特的(de)(de)口感(kǒugǎn)和品质,获得消费者的充分认可;曹氏百川挂面通过电商平台,销量逐年递增;组织唐河红薯、桐河桐蛋、香汤丸绿米、“一品唐红”红茶等特色农产品参加郑州、杭州农产品品牌推介会,取得较好效益,极大提升了全县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绿色食品(lǜsèshípǐn)产业链建设不断加(jiā)强。依托高产粮油作物优势资源,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促进龙头企业(qǐyè)向“产、购、储、加、销”和科研一体化发展,构建具有特色的(de)(de)绿色食品加工(jiāgōng)产业体系,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培育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群。目前,唐河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群企业24家,形成了五大产业链群:一是以河南曹氏百川为(wèi)代表的面粉等面制品产业,涉及小麦原粮生产(shēngchǎn)、初加工、精深加工、研发销售(xiāoshòu)等;二是以心果食品为代表的果品产业,涉及原粮生产和初加工;三是以味之香(zhīxiāng)食品为代表的预制食品速食业,涉及半成品、预制食品、冷冻(lěngdòng)速食、配送销售;四是以南(yǐnán)阳关酒业、群安达酒业为代表的酒业,涉及白酒酿造和销售;五是以豫龙肉制品为代表的肉制品业,涉及畜禽(chùqín)屠宰、加工、销售。目前,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综合产值达45.7亿元以上,占全县工业产值的28.9%。
农牧装备产业链(chǎnyèliàn)建设持续(chíxù)发展。加快推进全县农牧装备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tǐxì),现有(xiànyǒu)农牧装备产业链群关联企业34家。农业方面,依托生产播种机、旋耕机、收割机的亚澳农机、大华农机和生产智慧(zhìhuì)化养殖设备的南商农科等龙头企业,围绕“装备零部件—关键配件—整体设备制造(zhìzào)”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链条效应,打造全国农业装备制造智能化生产区。链主南商农科拥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píngtái),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èrděngjiǎng),着力研发(yánfā)推广无人智慧化养殖,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
全面(quánmiàn)提升畜牧品牌建设
数智化转型(zhuǎnxíng),提升(tíshēng)品牌(pǐnpái)(pǐnpái)技术含量。积极推动生猪(shēngzhū)养殖的智能化升级,构建智能化养殖体系。唐河县鸿瑞牧业等企业引入RDMS智能化控制中心和(hé)摩擦电纳米空气过滤系统(xìtǒng),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猪舍环境,远程操控饲料投喂和饮水系统,降低人工成本70%,料肉比优化0.3,猪只死亡率控制在(zài)5%以下。全县已发展规模养猪场357个,建成国省级生猪产能基地20个,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95%以上。其中,三成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完成数智化改造,形成“人在室内坐,猪在舍中养”的科技养殖模式,为品牌注入了“智慧畜牧”标签(biāoqiān)。
联合体(liánhétǐ)驱动,强化全产业链协同。通过组建“生猪高质量融合发展联合体”,唐河县整合龙头企业、饲料企业、屠宰加工(jiāgōng)企业等资源,形成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联合体成员在技术、疫病防控、市场渠道等方面协同合作,“桐凰肉食品(shípǐn)”生产(shēngchǎn)精分割冷鲜肉、猪肉熟食等产品(chǎnpǐn),年产量可达2000吨(dūn),年产值超8500万元,实行订单生产,与上海大红门食品公司(gōngsī)签订协议,每天提供白条猪500头,加快“调猪变调肉”步伐。进入商场(shāngchǎng)产品售价提高10%—15%,猪肉pH值、系水力(shuǐlì)等指标达标率提升25%,不仅增强了产业链韧性,还为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扶持(fúchí)与金融创新,夯实品牌根基。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先建后补”补贴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场建设(jiànshè),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蜂文化体验中心及标准化中蜂养殖基地建设,“先打后(dǎhòu)补”支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同时,唐河县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模式,与金融机构(jīnróngjīgòu)合作推出“智慧畜牧贷”等专属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品牌建设过程中的(de)资金难题(nántí),累计发放贷款超1000万元,为畜牧业品牌化提供(tígōng)硬件保障。
龙头企业(lóngtóuqǐyè)(lóngtóuqǐyè)引领,打造区域标杆(biāogān)品牌。超龙生态牧业采用“青贮草料加工-养殖-粪污还田”模式,年处理秸秆6万吨,生产有机肥创收30万元,带动周边8000亩农田亩均增收250元。鸿瑞牧业通过种养循环示范基地(jīdì)和智能化管理平台,成为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带动中小养殖场户融入现代产业链,形成(xíngchéng)“龙头企业+农户”的品牌辐射(fúshè)效应(xiàoyìng)。唐河肉牛产业(集团(jítuán))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旗下“群发牌”系列熟食(如五香牛展、牛蹄筋)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证,牛肉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龙头企业金路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凤凰岭区域建设30个智能特色养蜂产业示范基地,注册认定了“唐州蜜都”区域地理品牌,与(yǔ)中国网库集团合作,倾力(qīnglì)打造全国蜂产业集散地和蜂产品交易中心。
质量安全与生态循环(xúnhuán),塑造品牌信任。强化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定期开展消毒灭源行动和风险监测,保障(bǎozhàng)产品质量(chǎnpǐnzhìliàng)。同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建设地(dì)力“加油站(jiāyóuzhàn)”,打造绿色(lǜsè)低碳农业产业链,按照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原则,在实施区域内田间地头建设储粪池、储液坑、堆沤场等(děng)不同形式的“加油站”,形成(xíngchéng)“龙头企业智能降污减排、资源增值利用,中等养殖规模以地定畜、种养结合,规模以下养殖户分散收集(shōují)、集中利用”的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全县共建成地力“加油站”52个,开展服务粪肥还田16.8万亩、带动全县粪肥还田20余万亩,实现养殖环保化,提升品牌绿色形象。
河南心果食品(shípǐn)。河南心果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位于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kāifāqū),占地40余亩,总投资1.8亿元(yìyuán),建设有工业厂房3万余平方米,是一家集(jí)食品技术研发、生产(shēngchǎn)加工和销售(xiāoshòu)于一体的(de)(de)(de)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chǎnpǐn)品类(pǐnlèi)有面包、蛋糕、饼干、糕点、月饼、粽(zòng)子、八宝饭、八宝鱼、甑糕以及真空玉米、蜜薯等(děng)(děng)。公司投资近600万元建立的蒸煮类食品生产车间,主营端午节时令食品——粽子,拥有整套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涵盖洗米、煮粽叶(zòngyè)、洗粽叶、配料、切制、包粽、煮粽、真空包装及高温灭菌等全套先进工艺设施,年可生产粽子1000万枚。河南心果食品生产的端午粽秉承(bǐngchéng)嘉兴工艺技法,选用湖北恩施深山箬叶,采用东北五常大米,质地优良,搭配来自山西吉县的蜜枣、牧原集团的优质鲜肉(xiānròu)、桐河乡特产桐蛋的新鲜鸭蛋黄,美味可口、清香、软糯丝滑。在销售上,公司投入资金聘用上海知名营销机构,提出“宛粽”营销理念,以楚风汉韵、帝乡情怀为主题,打造了“粽享南都”和“遇见好粽”的精装礼盒,展示了南阳文化,宣传了南阳美食,受到了广大(guǎngdà)消费者的好评和喜爱。目前,又开发了在网络平台上热销品类“霸王粽”“七龙珠”“竹筒粽”和“水晶粽”等,做精差异化的产品思路,积极参加展会宣传等活动,并将(jiāng)网络销售平台作为主阵地之一,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了产销两旺。
三乐(sānlè)元食品。河南三乐元食品科技有(yǒu)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jiànzhùmiànjī)1.6万平方米,员工138人,年销售收入超过8000万元,拥有年加工果酱(guǒjiàng)能力3万吨的(de)智能化(zhìnénghuà)(zhìnénghuà)生产车间(chējiān),日产果酱产品(chǎnpǐn)100余吨、果蔬仓容1000余吨,是一家(yījiā)大型集果酱精深加工及果蔬仓储于一体的综合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企业(qǐyè)(qǐyè)。公司主要产品为(wèi)蓝莓果酱、草莓果酱等酸奶、烘焙、冰品(bīngpǐn)、奶酪、速冻食品、乳饮、茶饮七大系列应用型果酱产品40余种,各类产品在河南省及周边乃至全国应用型果酱行业有很好口碑;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家庭农场”的联结模式,联结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98万元,食品产业链吸收农业就业人员达1126人。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果酱生产流水线四条,其中意大利进口铂尔玛果酱生产线两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公司秉承“成就客户、品质至上、卓越担当、正直诚信”的企业文化,持续致力于品牌(pǐnpái)经营,2021年被唐河县(tánghéxiàn)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唐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为“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唐河县农民工返乡(fǎnxiāng)创业示范项目”,并于2022年获得(huòd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3年获得“南阳市微生物发酵复合果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微生物发酵复合果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2024年通过“河南省专精特新(tèxīn)中小企业”和“河南省果酱智能化生产车间”认定。
南阳芃麦(mài)。南阳芃麦现代农产品(chǎnpǐn)开发(kāif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位于唐河县昝岗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占地面积(zhàndìmiànjī)300多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员工人(rén)数150人,安排下岗职工6人、残疾人职工10人、脱贫户工人15人,是(shì)一家集1万亩绿色(lǜsè)原粮种植基地、1.5万吨绿色原粮储备库、5000吨低温冷库于一体的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企业(qǐyè),拥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的小麦粉加工车间1座(zuò),日产小麦粉产品1000吨;年产4万吨绿色挂面、5000吨手工(shǒugōng)拉面、2.5万吨非油炸(yóuzhá)自加热面加工车间1座;年产10万份豆制品预制菜系列、2万吨速冻(sùdòng)产品加工车间1座;现有原粮仓容2万吨,成品粮仓容1万吨。主要产品为(wèi)“芃麦”牌高筋小麦粉、富强高筋小麦粉等(děng)200多余种优质产品,在(zài)南阳市及周边乃至全国(quánguó)面粉行业(hángyè)具有很强(hěnqiáng)竞争能力,被(bèi)(bèi)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销技术分会评为面粉市场“最具竞争力品牌”,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2021年牵头成立了河南省农业产业联合体(liánhétǐ),联结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成功创建了2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定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bǎozhàng)企业”,获评“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全国面粉加工企业50强”“河南省好(放心)粮油加工企业”“河南民营企业现代农业100强”,“芃麦”牌小麦粉、挂面被评为“中国好粮油”“河南好粮油”,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芃麦”牌高筋小麦面粉2024年被认定为“豫农优品”品牌。
鸿瑞牧业。唐河县鸿瑞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nián)12月,位于唐河县桐河乡刘伙村,员工人数160人。公司致力于养猪行业与产业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现有16个养殖(yǎngzhí)场区(qū),总建筑面积近(jìn)20万平方米。2024年牵头成立唐河县生猪产业融合发展联合体,按照“养殖+加工+销售+智能化+联合体”的联结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zēngshōu)5万元,先后获得河南省十佳畜牧业社会化(shèhuìhuà)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创新型(chuàngxīnxíng)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jìshù)企业、河南省美丽牧场(mùchǎng)等(děng)荣誉资质,“生猪健康养殖生态环境智能控制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发布为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农办科〔2023〕15号),是唐河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点。
□曹国宏(cáoguóhóng) 左力 张旭 王哲文/图
唐河县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南阳盆地东部,总面积(miànjī)(zǒngmiànjī)2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万亩,全县辖25个(gè)乡镇(街道)、528个行政村,总人口145万人,常住人口(chángzhùrénkǒu)105.3万人。全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00万亩,其中小麦200万亩以上(yǐshàng)、花生(huāshēng)100万亩、红薯30万亩,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50余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762家,是全省有名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
近年来,唐河县立足县域农业(nóngyè)资源丰厚之优势,发挥县域农产品(nóngchǎnpǐn)加工业在纵向贯通产加销中的(de)中心点作用,积极打造创新能力(chuàngxīnnénglì)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把建设农业品牌(pǐnpái)(pǐnpái)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shēngchǎnnénglì)和经济收入(shōurù)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三品一标”认证,全面提高农产品品牌安全,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zhīmíng)度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县有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gè)、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绿色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7个,成功创建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红薯、花生)标准化(biāozhǔnhuà)生产基地。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品牌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唐河红薯”“唐河绿米”为河南省(hénánshěng)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河南省知名农业产品品牌。“桐健牌”牛奶西瓜、“豫薯香”牌脱毒红薯、桐河桐蛋等特色产品已(yǐ)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同时,唐河县畜牧业(xùmùyè)围绕“做强(zuòqiáng)生猪(shēngzhū)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jiāqín)产业、做精特色养殖”,发展“群发牛肉”“桐河桐蛋”“郭滩烧鸡”“唐州蜜”“东王集肉鸽”“桐凰肉食品”等(děng)畜产品区域品牌,推动畜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连续多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改饲试点县、省(shěng)养牛大县培育县、省肉羊大县培育县、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省畜牧业统计(tǒngjì)优秀监测县、省生猪高质量发展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河南心果食品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生产厂区
河南心果(xīnguǒ)食品有限公司可视化生产车间
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pǐnpái)培育
顶层设计推动品牌战略启航。唐河县成立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标准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培育(péiyù)农产品(nóngchǎnpǐn)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的意见》《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着力培育特色农业(nóngyè)实施意见》,明确规定(míngquèguīdìng)奖励(jiǎnglì)实施办法和奖励标准,激发全县培育优质农业品牌积极性(jījíxìng)。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在立足农业资源丰厚优势上,把资源优势效益最大化,抓住被(bèi)确定为河南省特色农产品(红薯(hóngshǔ)(hóngshǔ))优势区之机遇,投资4500万元建成集(jí)“生产+科技+加工+销售”于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唐河红薯产业园,加快(jiākuài)推进红薯产业发展,培育(péiyù)“唐河红薯”新品牌;以省政府(shěngzhèngfǔ)与茅台集团达成合作(hézuò)框架协议为契机,整合高标准农田和(hé)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向有机小麦基地建设倾斜,把唐河有机小麦作为粮食产业的优势产业,创新品牌,高标准高规格打造;以与中国农科院合作为契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油酸花生优势产业,打造唐河高油酸花生新品牌。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品牌战略实施,以农业招商为抓手,大力引进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推进“唐河红薯”“有机小麦”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唐河县(tánghéxiàn)红薯年(nián)种植面积30万亩,培育出红薯专业合作社(hézuòshè)、红薯育苗(yùmiáo)大户、生产大户、储藏大户、加工大户、加工企业60多家(jiā),注册“麦仁店”“豫薯情(qíng)”“豫薯香”等红薯商标10多个,拥有标准化种苗基地8个、育苗专业村5个、龙头企业4个,红薯产品远销上海、武汉、广州(guǎngzhōu)等城市,年产值逾4亿元(yìyuán)。有机小麦产业引入外资企业3家,落地(luòdì)注册企业2家,发展合作社47家,建成(jiànchéng)有机小麦基地20万亩,订单生产10万亩,年订单供货(gōnghuò)5万吨。唐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建设阶段。
全面提升优质农产品品牌(pǐnpái)影响力。积极(jījí)实施名牌带动(dàidòng)战略,大力培育全县农产品品牌,唐河绿米、唐河红薯、“辣美人”辣椒酱、曹氏(cáoshì)百川挂面、“金栀”栀子油、“金路达”赵记油茶、桐河桐蛋、“一品唐红(tánghóng)”红茶、郭滩烧鸡等11个品牌申报成功,开始走向全省、全国。同时,积极引导(yǐndǎo)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国内各种类型农产品交易会和展示会(zhǎnshìhuì)等,并成功举办首届唐河红薯文化美食节,“唐薯香”红薯以其独特的(de)(de)口感(kǒugǎn)和品质,获得消费者的充分认可;曹氏百川挂面通过电商平台,销量逐年递增;组织唐河红薯、桐河桐蛋、香汤丸绿米、“一品唐红”红茶等特色农产品参加郑州、杭州农产品品牌推介会,取得较好效益,极大提升了全县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绿色食品(lǜsèshípǐn)产业链建设不断加(jiā)强。依托高产粮油作物优势资源,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促进龙头企业(qǐyè)向“产、购、储、加、销”和科研一体化发展,构建具有特色的(de)(de)绿色食品加工(jiāgōng)产业体系,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培育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群。目前,唐河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群企业24家,形成了五大产业链群:一是以河南曹氏百川为(wèi)代表的面粉等面制品产业,涉及小麦原粮生产(shēngchǎn)、初加工、精深加工、研发销售(xiāoshòu)等;二是以心果食品为代表的果品产业,涉及原粮生产和初加工;三是以味之香(zhīxiāng)食品为代表的预制食品速食业,涉及半成品、预制食品、冷冻(lěngdòng)速食、配送销售;四是以南(yǐnán)阳关酒业、群安达酒业为代表的酒业,涉及白酒酿造和销售;五是以豫龙肉制品为代表的肉制品业,涉及畜禽(chùqín)屠宰、加工、销售。目前,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综合产值达45.7亿元以上,占全县工业产值的28.9%。
农牧装备产业链(chǎnyèliàn)建设持续(chíxù)发展。加快推进全县农牧装备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tǐxì),现有(xiànyǒu)农牧装备产业链群关联企业34家。农业方面,依托生产播种机、旋耕机、收割机的亚澳农机、大华农机和生产智慧(zhìhuì)化养殖设备的南商农科等龙头企业,围绕“装备零部件—关键配件—整体设备制造(zhìzào)”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链条效应,打造全国农业装备制造智能化生产区。链主南商农科拥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píngtái),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èrděngjiǎng),着力研发(yánfā)推广无人智慧化养殖,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
全面(quánmiàn)提升畜牧品牌建设
数智化转型(zhuǎnxíng),提升(tíshēng)品牌(pǐnpái)(pǐnpái)技术含量。积极推动生猪(shēngzhū)养殖的智能化升级,构建智能化养殖体系。唐河县鸿瑞牧业等企业引入RDMS智能化控制中心和(hé)摩擦电纳米空气过滤系统(xìtǒng),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猪舍环境,远程操控饲料投喂和饮水系统,降低人工成本70%,料肉比优化0.3,猪只死亡率控制在(zài)5%以下。全县已发展规模养猪场357个,建成国省级生猪产能基地20个,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95%以上。其中,三成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完成数智化改造,形成“人在室内坐,猪在舍中养”的科技养殖模式,为品牌注入了“智慧畜牧”标签(biāoqiān)。
联合体(liánhétǐ)驱动,强化全产业链协同。通过组建“生猪高质量融合发展联合体”,唐河县整合龙头企业、饲料企业、屠宰加工(jiāgōng)企业等资源,形成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联合体成员在技术、疫病防控、市场渠道等方面协同合作,“桐凰肉食品(shípǐn)”生产(shēngchǎn)精分割冷鲜肉、猪肉熟食等产品(chǎnpǐn),年产量可达2000吨(dūn),年产值超8500万元,实行订单生产,与上海大红门食品公司(gōngsī)签订协议,每天提供白条猪500头,加快“调猪变调肉”步伐。进入商场(shāngchǎng)产品售价提高10%—15%,猪肉pH值、系水力(shuǐlì)等指标达标率提升25%,不仅增强了产业链韧性,还为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扶持(fúchí)与金融创新,夯实品牌根基。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先建后补”补贴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场建设(jiànshè),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蜂文化体验中心及标准化中蜂养殖基地建设,“先打后(dǎhòu)补”支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同时,唐河县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模式,与金融机构(jīnróngjīgòu)合作推出“智慧畜牧贷”等专属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品牌建设过程中的(de)资金难题(nántí),累计发放贷款超1000万元,为畜牧业品牌化提供(tígōng)硬件保障。
龙头企业(lóngtóuqǐyè)(lóngtóuqǐyè)引领,打造区域标杆(biāogān)品牌。超龙生态牧业采用“青贮草料加工-养殖-粪污还田”模式,年处理秸秆6万吨,生产有机肥创收30万元,带动周边8000亩农田亩均增收250元。鸿瑞牧业通过种养循环示范基地(jīdì)和智能化管理平台,成为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带动中小养殖场户融入现代产业链,形成(xíngchéng)“龙头企业+农户”的品牌辐射(fúshè)效应(xiàoyìng)。唐河肉牛产业(集团(jítuán))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旗下“群发牌”系列熟食(如五香牛展、牛蹄筋)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证,牛肉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龙头企业金路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凤凰岭区域建设30个智能特色养蜂产业示范基地,注册认定了“唐州蜜都”区域地理品牌,与(yǔ)中国网库集团合作,倾力(qīnglì)打造全国蜂产业集散地和蜂产品交易中心。
质量安全与生态循环(xúnhuán),塑造品牌信任。强化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定期开展消毒灭源行动和风险监测,保障(bǎozhàng)产品质量(chǎnpǐnzhìliàng)。同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建设地(dì)力“加油站(jiāyóuzhàn)”,打造绿色(lǜsè)低碳农业产业链,按照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原则,在实施区域内田间地头建设储粪池、储液坑、堆沤场等(děng)不同形式的“加油站”,形成(xíngchéng)“龙头企业智能降污减排、资源增值利用,中等养殖规模以地定畜、种养结合,规模以下养殖户分散收集(shōují)、集中利用”的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全县共建成地力“加油站”52个,开展服务粪肥还田16.8万亩、带动全县粪肥还田20余万亩,实现养殖环保化,提升品牌绿色形象。
河南心果食品(shípǐn)。河南心果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位于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kāifāqū),占地40余亩,总投资1.8亿元(yìyuán),建设有工业厂房3万余平方米,是一家集(jí)食品技术研发、生产(shēngchǎn)加工和销售(xiāoshòu)于一体的(de)(de)(de)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chǎnpǐn)品类(pǐnlèi)有面包、蛋糕、饼干、糕点、月饼、粽(zòng)子、八宝饭、八宝鱼、甑糕以及真空玉米、蜜薯等(děng)(děng)。公司投资近600万元建立的蒸煮类食品生产车间,主营端午节时令食品——粽子,拥有整套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涵盖洗米、煮粽叶(zòngyè)、洗粽叶、配料、切制、包粽、煮粽、真空包装及高温灭菌等全套先进工艺设施,年可生产粽子1000万枚。河南心果食品生产的端午粽秉承(bǐngchéng)嘉兴工艺技法,选用湖北恩施深山箬叶,采用东北五常大米,质地优良,搭配来自山西吉县的蜜枣、牧原集团的优质鲜肉(xiānròu)、桐河乡特产桐蛋的新鲜鸭蛋黄,美味可口、清香、软糯丝滑。在销售上,公司投入资金聘用上海知名营销机构,提出“宛粽”营销理念,以楚风汉韵、帝乡情怀为主题,打造了“粽享南都”和“遇见好粽”的精装礼盒,展示了南阳文化,宣传了南阳美食,受到了广大(guǎngdà)消费者的好评和喜爱。目前,又开发了在网络平台上热销品类“霸王粽”“七龙珠”“竹筒粽”和“水晶粽”等,做精差异化的产品思路,积极参加展会宣传等活动,并将(jiāng)网络销售平台作为主阵地之一,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了产销两旺。
三乐(sānlè)元食品。河南三乐元食品科技有(yǒu)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jiànzhùmiànjī)1.6万平方米,员工138人,年销售收入超过8000万元,拥有年加工果酱(guǒjiàng)能力3万吨的(de)智能化(zhìnénghuà)(zhìnénghuà)生产车间(chējiān),日产果酱产品(chǎnpǐn)100余吨、果蔬仓容1000余吨,是一家(yījiā)大型集果酱精深加工及果蔬仓储于一体的综合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企业(qǐyè)(qǐyè)。公司主要产品为(wèi)蓝莓果酱、草莓果酱等酸奶、烘焙、冰品(bīngpǐn)、奶酪、速冻食品、乳饮、茶饮七大系列应用型果酱产品40余种,各类产品在河南省及周边乃至全国应用型果酱行业有很好口碑;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家庭农场”的联结模式,联结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98万元,食品产业链吸收农业就业人员达1126人。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果酱生产流水线四条,其中意大利进口铂尔玛果酱生产线两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公司秉承“成就客户、品质至上、卓越担当、正直诚信”的企业文化,持续致力于品牌(pǐnpái)经营,2021年被唐河县(tánghéxiàn)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唐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为“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唐河县农民工返乡(fǎnxiāng)创业示范项目”,并于2022年获得(huòd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3年获得“南阳市微生物发酵复合果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微生物发酵复合果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2024年通过“河南省专精特新(tèxīn)中小企业”和“河南省果酱智能化生产车间”认定。
南阳芃麦(mài)。南阳芃麦现代农产品(chǎnpǐn)开发(kāif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位于唐河县昝岗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占地面积(zhàndìmiànjī)300多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员工人(rén)数150人,安排下岗职工6人、残疾人职工10人、脱贫户工人15人,是(shì)一家集1万亩绿色(lǜsè)原粮种植基地、1.5万吨绿色原粮储备库、5000吨低温冷库于一体的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企业(qǐyè),拥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的小麦粉加工车间1座(zuò),日产小麦粉产品1000吨;年产4万吨绿色挂面、5000吨手工(shǒugōng)拉面、2.5万吨非油炸(yóuzhá)自加热面加工车间1座;年产10万份豆制品预制菜系列、2万吨速冻(sùdòng)产品加工车间1座;现有原粮仓容2万吨,成品粮仓容1万吨。主要产品为(wèi)“芃麦”牌高筋小麦粉、富强高筋小麦粉等(děng)200多余种优质产品,在(zài)南阳市及周边乃至全国(quánguó)面粉行业(hángyè)具有很强(hěnqiáng)竞争能力,被(bèi)(bèi)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销技术分会评为面粉市场“最具竞争力品牌”,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2021年牵头成立了河南省农业产业联合体(liánhétǐ),联结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成功创建了2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定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bǎozhàng)企业”,获评“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全国面粉加工企业50强”“河南省好(放心)粮油加工企业”“河南民营企业现代农业100强”,“芃麦”牌小麦粉、挂面被评为“中国好粮油”“河南好粮油”,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芃麦”牌高筋小麦面粉2024年被认定为“豫农优品”品牌。
鸿瑞牧业。唐河县鸿瑞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nián)12月,位于唐河县桐河乡刘伙村,员工人数160人。公司致力于养猪行业与产业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现有16个养殖(yǎngzhí)场区(qū),总建筑面积近(jìn)20万平方米。2024年牵头成立唐河县生猪产业融合发展联合体,按照“养殖+加工+销售+智能化+联合体”的联结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zēngshōu)5万元,先后获得河南省十佳畜牧业社会化(shèhuìhuà)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创新型(chuàngxīnxíng)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jìshù)企业、河南省美丽牧场(mùchǎng)等(děng)荣誉资质,“生猪健康养殖生态环境智能控制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发布为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农办科〔2023〕15号),是唐河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点。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